A good handshake for you

2009.12.31 遇見梵谷

◎ 陳世華

這次在歷史博物館展出的「梵谷展」,主要以梵谷早期的素描作品為主,大部分為人周知的名畫,像是夜間咖啡館 The Night Cafe in the Place Lamartine in Arles (1888)、星夜 The Starry Night (1889)、麥田裡的烏鴉 Wheat Field Under Threatening Skies With Crows (1890) 〈梵谷生前最後一幅畫作〉等名畫都沒有來台;儘管如此,整個展場在主辦單位的細心規劃下,將梵谷從二十七歲起開始自修習畫起,到三十七歲在麥田自殺身亡的這段過程,依不同地點劃分為七個區塊:從比利時波林那吉到法國的奧維,讓觀眾彷彿與梵谷一同經歷了這段短暫卻璀璨的人生旅途。

梵谷早年曾以成為牧師為志向,他想以此解救悲慘人類的靈魂;但他在阿姆斯特丹準備神學院的考試時,過沒多久便對希臘文的動詞變化感到棘手,梵谷在書信中記載的這段過程,他覺得當牧師的目標只是希望把和平帶給貧苦的人,給予他們生活的安樂,為什麼要完成這件事卻要經歷這麼多的痛苦與挫折〈指學習希臘文〉。這段時期,梵谷對繪畫的狂熱也與日俱增,當他1878年被波林納吉的修道院解聘之後,二十七歲的梵谷終於踏上畫家之路。

梵谷學畫的過程先從鉛筆素描入手,對人體比例、遠近法、均衡與畫面的樞密度著手,一步步的學習,並透過臨摹米勒的畫作進自己的技巧。這一時期的素描畫,大部分都是以農民、礦工、紡織婦等為素材,由於缺乏訓練,梵谷早期的作品大部分以側面入畫,避開透視及比例的問題。這些早期的畫作傳達出農村和礦區居民生活的愁苦,畫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始終帶著一抹惆悵,這也反映出梵谷心中的憂鬱。

立志成為畫家的梵谷,一開始就訂下目標,他認為那些表面的形狀與美麗,並不是繪畫的主要目標,需要描繪的不是曲線、色彩或面等關係構成的圖畫,他所要畫的是正在辛勤工作的人們勞動的姿態,與大地鬥爭的人們的汗水、動作、神情。因此,梵谷的畫讓人有種厚實沉重的感覺,這種感覺便是建立在這樣明確且大膽的目標上。

到了海牙時期,梵谷與一名妓女同居,並以她為模特兒。這一系列的婦人系列,讓人覺得封閉無奈的感覺,無論是外在空間的侷促感或是畫中人物的封閉傾向。也許是因為這樣的封閉感,再加上梵谷在學院所習得的石膏像素描課程讓他覺得無限狹隘,因此終於在1883年,梵谷決定前往巴黎,尋求更寬廣的藝術創作環境。

來到了巴黎之後的梵谷,結交不少印象派畫家朋友,並利用點描的技巧和日本浮世繪的用色風格,創作了一些畫作。也是在這一時期,梵谷開始走向創作彩色油畫的路途。梵谷曾在信中提到:「除非使用色彩,否則不能傳達沉默無言的概念。」,他學習印象派「透過光線和空氣的震動,否定對象的固有色,由時刻印在網膜上的色彩動態,再來顯現形狀」;梵谷並利用強調色彩的象徵性作用,成為日後獨樹一格的風格。

梵谷曾與另一名畫家高更短暫同居過,這段同居的日子也是導致著名的「割耳事件」的導火線。除了大家熟悉的版本之外,德國歷史學家研究梵谷與弟弟以及好友高更的往來書信發現,當時的真相或許是:酒醉的高更與梵谷突發激烈爭吵,有隨身配劍習慣的高更怒極之下揮劍斬下梵谷一耳,事後梵谷為避免高更因此獲罪坐牢,而對外宣稱是自己割下耳朵。

總之,這次的事件讓梵谷住進了療養院,開啟了梵谷繪畫上的另一個高峰。 在療養院時期的梵谷,除了描繪病院圍牆內的花園之外,還畫了一系列的柏樹、星星、麥田,成為梵谷繪畫的重要代表物。這一時期梵谷在受到精神上的困擾情況下,仍然持續不斷的創作,讓人們在他的畫作中感受到豐沛的生命力,他透過曲線與螺旋的律動支配著畫面,這些充滿動感的畫作讓人彷彿將被吸到畫裡頭似的。

梵谷離開療養院之後,步上人生旅途的最終站─巴黎西北方的奧維。在這裡,梵谷由於內外交逼的不安與絕望感,選擇了自殺結束自己的一生。短短三十七歲的生命,十年的繪畫生涯,卻留下了這麼多嘆為觀止的作品,在生前卻得不到應有的待遇,令人想起不勝唏噓。

本次的畫展除了能讓人看見梵谷畫作上的超凡,也讓人看見這位畫家堅持一生的追求,牆面上許許多多摘錄自梵谷書信中的文字對話,都相當的發人省思。不少觀眾走到展區最後的幾幅畫作前,看到梵谷一生的結尾竟然是如此倉卒,再對比牆面上的動感且能量充沛的畫作,臉上都透露出哀戚的表情。

2009.12.31 星空場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